生活美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感覺統合的生活氣質;也是生活品味的展現。雖然每個人選擇的內容和展現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一種價值,而價值的高低和社經地位、性別老少並不成正比,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感受力和經驗。

 

美學的內涵在於創意與啟發,在於包容和人性的顯現。而美學的形式在於秩序、規律、和諧。生活美學是美感的生活享受,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享受生活,如果人活得沒有品質,便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人因為美而活著,美學彰顯個人的品味和風格,在食衣住行育樂中,處處可以展現我們的美學素養。不用深奧的哲學理論,只要我們隨時用心去感受,美學自然存在生活之中,進而提升為身心靈健康。


羅巴特奇博士(Robat chi)曾說生活美學;分為兩種類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美學。任何的藝術展現型態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就是生活美學,如:音樂、舞蹈、美術、歌唱⋯都可以以科學、醫學、社會學、哲學的角度融入生活之中。


生活美學這個名詞最早源自於希臘aisthetikos,意思是感覺學,針對人類的各種感官,如視覺、聽 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加以客觀的研究探討。簡單說是希望經由科學的方法, 仔細研究人類的各種感覺,把美當成是可以分析、辯證的學問。18世紀的德國 哲學家鮑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1762),是最早開創美學的重要人物,與其後的另一位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建立西方美學系統兩位關鍵人物。當美變成 了一門嚴肅的學問,雖然有其歷史上的必然性,卻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自然理解的。


美學的發展從18世紀至今不過兩百多年,從知識的發展來看,還是一門年輕的學問,有關生活美學的哲學探討就更有限 了。如果從社會學的脈絡來觀察生活與美學的關係,或許另有一番詮釋與見解。

社會學家認為,在現代社會,美感 不再是屬於少數人專有的特權,而是大眾 的經驗現象;美感不再是生活中稀少罕見 的事件,而是不斷遭遇的對象。一個人 的生活風格表現,則是以生活美學為依 歸,而呈現出整體的生活形式。美學事物 變成是現代人日常生活的基本情境因素, 社會學家稱此為日常生活美學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美學生活,是現代人不斷累積日常美感經驗之後,所沉澱與結晶的思想與行動模式。 (劉維公2001)

英國的社會學家麥克.費爾史東 (Mike Featherstone,1945-)認為,生活美學化有三項意涵:一是藝術家試圖顛覆生活與藝術之界線所提出來的創作理念與美 學運動,二是長久以來知識份子所提倡的 「生活即是藝術」生活哲學觀念;第三是大量的符號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出現且快速的流動。


紀錦成教授 轉分享。

《生活美學藝術講座》

授課講師:呂金龍教授0928967909


◎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碩士

◎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 博士

◎藝術簡歷:曾獲全省美展第一名、全國大墩美展第一名、全國美展膠彩畫第一名。

*現任:國立勤益科技大學企管系、文創系兼任教授


課程舉辦人:紀錦成教授0980632000

◎淮陽衛校中醫研究所 碩士

◎淮陽師範美術教育系 博士

JPZ洞佛學院宗教研究所教授

*現任:

Jinson音樂藝能表演團長

JYM身心靈輔導室 創辦人


《讓大家擁有-真善美的生活、健康的身心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bby boss 的頭像
    dabby boss

    dabby老師茅山術

    dabby b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