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武術之融合與發展》
莊嘉仁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
本篇投稿於2003年 在日本 金澤大學舉辦之國際體育史年會學表會 口頭發表論文
一、 前言
台灣民間流傳之武術,主要之影響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明清時期大陸東南各省移民之傳入;第二個時期就是日據時期日本武術大量傳入台灣;第三個時期就是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軍將各省之軍隊帶入台灣;第四個時期就是韓戰後期,當時之行政院長蔣經國引進跆拳道至台灣軍方體系;第五個時期就是中國政府推動競技武術後,將競技武術引進台灣,這些武術傳入台灣各有不同之時空背景,有所謂之主動接受影響,也有政府所主導,也有被動地接受,不管傳入之管道如何,確實對台灣之民間武術產生相當多之衝擊與影響,進一步形成融合與交互影響。
自明代以來,台灣就歷經過荷蘭、西班牙之統、(明)鄭成功所統治及清朝之統治,其中以清代時期影響台灣武術最久,傳入拳種也較多,但由於台灣位處中國大陸之東南,往來不便,因此台灣移民多半具有相當程度之習武資歷與冒險性格,才有能力渡海來台謀生,因此造就大陸移民帶進當地之武術傳入台灣。
1895至1945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廣柔道、劍道、相撲等日本武術,一方面推廣日本武術,另一方面則實施禁止台灣百姓學習中國武術之政策,形成台灣民間武館有所謂”暗館”(夜間傳授)與”光館”(公開傳授)之傳承模式。
1945年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轉進台灣,許多國民政府軍具有國術方面之專長,轉進到台灣後繼續傳授中國武術,促成中國武術之復興。
1967年蔣經國先生將韓國跆拳道引進台灣軍方海軍陸戰隊,軍方稱之為「莒拳」,民間則稱之為「跆拳道」,開始進入台灣傳播,促使韓國武術也在台灣獲得蓬勃發展。
台灣民間武術多與宗教活動相互結合,形成與北方武術截然不同之特殊風格,加上日據時代兩岸幾乎斷絕往來,形成獨特之台灣拳風格。
由於台灣受到明末鄭成功之統治、清代之統治、清廷割讓與日本之統治至民國政府之統治等四各重要時期,形成中國武術之擴散與融合。
二、 台灣武術之源起
早期台灣武術可分成空拳和實拳。拳術中的少林派又分為軟流(軟拳)和硬流(硬拳)。在台灣民間比較常見的拳術有太祖拳、猴拳、金鷹拳、鶴拳。而最近的調查報告中則更達十種之多,有:鶴拳(含飛、鳴、食、宿、縱五派)、太祖拳、永春拳、金鷹拳(或稱鷹爪拳)、羅漢拳、達春拳、猴拳、蝴蝶拳、戰拳、流民拳。凡此種種,一般台灣武術家都將它們通稱「台灣拳」。
根據樊正治(1993)之研究分析指出,台灣武術之時代背景有四期,一為(明)鄭時期、二為清朝時期、三為日據時期、四為中華民國時期。四個時期背景如下:
一、(明)鄭成功時期(1661-1683)
1661年鄭成功入台驅逐荷蘭後,鄭成功之部將及大陸沿海之漢人陸續移民入台。而鄭氏採取「寓兵於農」等政策經營台灣,尤其以寓兵於農為鄭成功時期首要任務,因此許多將領屯田備戰,教導百姓武藝,促進台灣民間武術之蓬勃發展,開始形成軍事化之民間習武組織雛形。
二、清代背景時期(1683-1895)
清廷收復台灣後,反清復明組織轉化為地下習武組織,而此一時期清廷實施禁海令,導致台灣地區初期移民多半是個人偷渡來台墾荒,這些具有冒險來台移民為應付台灣地區之風險性,移民本身多半具有相當程度之武藝能力,以求自保。而多數移民擁有強烈之地域觀念,同一鄉移民多半會群居在一起,以求相互支援其相互保護,並且會組織鄉勇團練以保護鄉里之安全,因此促進台灣民間之習武組織蓬勃發展。
而清代之民間習武組織之蓬勃發展,起因於清廷武力不足及台灣民間游民甚多導致治安不良,加上清代台灣民間結盟風氣很盛,分類械鬥頻傳,根據史料得知台灣清代民間械鬥共發生二十八次大械鬥加上如天地會等組織抗清事件頻傳,因此在台灣發展之個人或姓族必須擁有必要之武力,故形成台灣民間習武之風潮,也帶動在台灣之姓族從大陸家鄉引進武藝高強之武師前來台灣授藝,也促進大陸武術名師來台謀生,如西螺地區即引進福建詔安之拳師劉明善來西螺地區教授廖姓家族武藝,並促進台灣民間武藝之蓬勃發展。
三、日據時期(1895-1945)
日據初期台灣民間武術組織參與抗日活動,導致日本政府對台灣民間習武組織之嚴格管制,除了沒收器械外,也嚴格管制相關武術活動,導致台灣民間習武組織的沒落及地下化,並形成所謂之光館傳承與暗館之傳承。雖然日本政府管制嚴格民間習武,但此時期也是福建鶴拳大量傳入台灣之鼎盛時期,如1920年代,鶴拳四大名師阿鳳師、林德順、林國仲、張常球相繼來台傳授武藝。
日據時期城市禁止開堂習武,鄉村則睜一之眼閉一隻眼,任其自生自滅,建或以日本武術流派命名方式將台灣武術區分為軟流與硬流,同時倡導柔道不遺餘力。
四、國民政府時期(1945-)
1945年蔣介石撤退來台灣時,同時也帶進一批各省之武術名家。這一批軍人兼武術家為中國武術在台灣紮下了深厚的根基,使得現今的台灣仍是保存最多中國武術拳種最完整的地方。
這個因緣際會促使中國武術在台灣起了莫大之交流,這種交流僅次於民國十七年之中央國術館時期之國術交流,為此台灣成為中國武術之宗主國,成立「中華國術國際聯盟總會」,派遣台灣之武術家至各國做交流,為中國武術起了領導作用。
三、 日本武術之交流
日本武術進入台灣主要源自於1895年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開始的,日本對台灣進行殖民統治初期,遭遇到台灣百姓之強烈抵抗,而堅決抵抗者並是所謂之正規軍隊,而是民間組成之民團組織,開始與日本進行長期抗戰,其中有不少武術界人士參與此次活動,造成武術界人士死傷慘重。
雖然日本對台灣之管制頗為嚴格,除禁止公開學習中國武術外,並積極推動柔道與劍道之運動在台灣推行,但這兩種運動並非人人可學,除在台之日本人外,只有上層階級之台灣人也能力負擔,據個人對台灣武術家之訪問得知,日據時期有錢有勢者可以學柔道,因為柔道道服很貴,而劍道服裝及器具更貴,一般百姓根本負擔不起,而台灣人有機會學習劍道或柔道則是起因於學校教育,當時因應太平洋戰爭,需要對學生實施軍事訓練,其課程就是所謂之體練科,學生須學習體操、教練、遊戲及競技、運動生理大要、教學法等五項,男生則另加授劍道或柔道,每週上課6-4小時。
據呂耀宗之研究指出,台灣人學習柔道之途徑有二種,一種管道就是台灣人至日本留學時學習柔道,一是在台灣直接與日本人學習柔道,,而日本人在台灣成立大日本武德會時推展柔道與劍道運動。
而台灣人赴日求學,包括黃滄浪、張天煌、謝龍波、張銀淮、陳呈誥、童金龍 、紀文龍 等武術家赴日學習柔道、角力、劍道等武術,返台後黃滄浪在台推展柔道等運動開設柔道館於台北,<紀文龍和紀崑煌父子、則將柔道、劍道、角力等武術融入台灣武術之中,如紀文龍和紀崑煌父子乃是台中「義英勤習堂」之館主,他是第一位將台灣武術段級制度始祖> ,而童金龍則在台灣融合鶴拳與柔道等武術創立「柔拳道」於嘉義,他也是將台灣武術段級制度化的武術家之一。
而在台灣學習日本武術者,包括台北之洪懿祥先生、嘉義之陳茂寅先生而兩位先生均是中日武術均有參與之術家,而洪懿祥先生幼年時在台灣學習日本劍道、柔道,成長後學習中國武術之形意、八卦,於 1953年組織「易宗唐手道」於台北,其組織體系以傳統中國武術為主,其後洪先生與日本武術界交流頻繁,數次前往日本傳授中國武術將台灣武術段級化及採用類似日本武道服融入其武術者如台北之洪懿祥之等等;而陳茂寅先生則是小學時期跟隨其表兄學習台灣之太祖拳與金鷹拳,就讀農校時期在學校學習柔道 ,於1955年台灣舉辦第一次國術比賽,勇奪摔角組冠軍,而陳茂寅則於1961年創「和平館柔道館」於嘉義。
由於在1955年台灣國術大賽時,柔道高手陳茂寅獲得摔角組冠軍,受到政府之賞識,1956年中央警官學校校長極力提倡柔道運動,進而要求柔道協會派員至警察大學教授柔道,而被推薦者就是從日本歸國之柔道高手黃滄浪,開始了柔道進入台灣警界之契機,並在1958年規定警察在35歲以下者必須學習柔道,至今柔道運動一就是警察學校必修之教材之一。
表一:柔道運動在台灣推展之發展年表
年代 事件 人物
1895 日本在台成立大日本武德會,傳授柔道與劍道
1952 第七屆台灣省運動會臨時增列柔道表演項目
1953 第八屆台灣省運動會柔道表演,會後成立台灣省柔道協會 黃滄浪、張天煌等人
1955 中國國術大賽,柔道高手獲得摔角組冠軍 陳茂寅
1956 中央警官學校校長極力提倡柔道運動 趙龍文校長
1956 柔道進入警界教授 黃滄浪
1958 中華民國柔道協會成立 陳華洲
1961 嘉義和平柔道館 陳茂寅
表二:日據時期台灣武術家學習武術一覽表
姓 名 道館或組織 曾習台灣武術 學習日本武術之管道 重要事蹟
紀文龍 紀崑煌 義英勤習堂 太祖、鶴拳 1935年赴日本學習柔道、劍道、拳擊、角力 將中國武術段級化,採用道服。陳茂寅 和平館
1961年成立 金鷹、太祖 在台學習柔道 參加中國國術大賽獲得摔角組冠軍
洪懿祥 易宗唐手道1953年成立 形意、八卦等 在台學習柔道、劍道 也採用段級制度。
黃滄浪 武峰柔道館 不詳 赴日本武術專科學校學習柔道 將柔道運動引進台灣警界
童金龍 柔拳道 鶴拳 赴日本學習柔道 台灣柔拳道創始人
四、 朝鮮武術之傳入
1960年代,越戰爆發,促使美國出兵越南,雖然美軍在武器裝備上遠優於越共,但後期之叢林戰與肉搏戰中美軍之武器優勢漸失,唯獨韓國之跆拳精英部隊白馬、青龍二師在越戰活動中以跆拳道嚴重打擊越共,由於戰績受到矚目,促使韓國跆拳道受到國際間之注目。
1966 年台灣派訪問團訪問日、韓,獲悉韓國的「跆拳」之戰鬥能力,感受到跆拳道在韓國軍中推行成效卓著,認為跆拳道將有助於提昇部隊戰力,回國後蔣經國立刻指示陸戰隊聘請韓籍教練至軍中施教。 實施於海軍陸戰隊,並定名為「海軍陸戰隊乙種莒拳」,於1969年由海軍總司令部令頒實施。
在1966年時陸軍成立「陸軍戰技幹部訓練班」,訂拳術為主要戰技課程,教材係採用國術之八趟拳、十式拳、八極拳為主要教材,而定名為「莒拳」,而此時 1967年元月也正式成立陸戰隊莒拳班,引進韓籍教練教授跆拳道。1968年國軍再次網羅國術界菁英,成立「國軍莒拳研究發展小組」,召集前中央國術館及各省國術館教師多人組成,共同編訂新的莒拳教材,編訂完成「莒拳道教材」,以國術為基礎之戰技則稱為「甲種莒拳」。而以跆拳道在陸戰隊施行的稱之為「乙種莒拳」。
在兩種「莒拳」同時在軍方傳授之際,雙方較勁意味濃厚,但由於「乙種莒拳」擁有完整之訓練制度與體系下,而且跆拳較易入門,反而國術訓練需要較長之訓練時間,短期成效不易,數年後在兩種「莒拳」之競爭下,「甲種莒拳」逐漸被「跆拳道」所取代,1974年起國術成為莒拳之代表武術。
至於跆拳道傳入台灣軍隊之初,為何不用「跆拳道」之名,於軍中行之,而更名為「乙種莒拳」或稱為「莒拳道」,在作者個人認為乃是因當時軍方要自主編訂屬於自己一套之武術教材,因此當時引進國術與跆拳兩種武術進入軍隊,故稱之為「甲種莒拳」與「乙種莒拳」;另一說法則是乃是基於國人之強烈民族自尊心與本位主義觀念所致,加上國內老拳師對於中國傳統武術之堅持,因此只能做到化繁為簡,換個名稱而已。
而跆拳道正式轉入民間係在1969年時,高雄市「青年反共救國團」開辦了跆拳道訓練班,此為跆拳道正式進入民間 ,1970年韓籍教練洪性仁與盧孝永在高雄開設私人跆拳道館。
由此可知,韓國跆拳道進入台灣係由軍方開始,逐漸拓展至民間、警方及學校體系,由於軍方戰技班大量退伍之軍人轉入民間開設道館後逐漸發展,並組成跆拳協會,發展台灣之跆拳道運動。
表三:跆拳道運動進入台灣之歷史年表
年代 事件 主要人物 備註
1966年 指示軍方成立「陸軍戰技幹部訓練班」 蔣經國 訂拳術為主要戰技課程,稱為「甲種莒拳」
1967年 陸戰隊成立陸戰隊莒拳班 韓籍教練洪性仁與盧孝永 稱為「乙種莒拳」
1968年 國軍網羅國術界菁英多人,成立「國軍莒拳研究發展小組」 李元智、高芳先、孫少棠、武紹林 八趟拳、十式拳、八極拳為主要教材
1969年 高雄市青年反共救國團開辦了跆拳道訓練班 退役陸戰隊員 乙種莒拳進入民間
1970年 私人開設跆拳道館於高雄 韓籍教練洪性仁與盧孝永 道館正式成立
1973年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成立 袁國徵將軍任理事長
1974年 國術被跆拳道所取代,成為軍中之「莒拳」
1984年 警政署長羅張接任跆拳協會理事長 羅張 積極要求警務人員學 習跆拳道
五、 台灣光復後北方武術體系進入台灣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連帶的將中國各地之軍隊帶入台灣,同時也將中國各地之國術館人員引入台灣,包括中央國術館、河南國術館、青島國術館、山東國術館、浙江國術館等省國術館菁英,為維持正統中國武術之地位,由黨國元老于右任、中央國術館副館長鈕永建、陳泮嶺、各省市國術館成員等人先後籌組中華國術進修會、台灣省國術會、台北市國術會等國術組織。以下就各組織作介紹。
中華國術進修會
中華國術進修會成立於1950年11月12日成立,成立大會在台中市中山堂召開,發起人有白崇禧將軍、李宗黃、鈕永建、陳泮嶺、于右任等人,會後選出鈕永建、白崇禧、于右任、李宗黃為名譽理事,陳泮嶺為理事長,會後邀請長拳名家韓慶堂、青島國術館名家王松亭、山東黃縣國術館螳螂拳名家張詳三等人表演國術。
台灣省國術會
1951年各省市之國術專家如張詳三、張峻峰、龔爾康、顧忠年、王成章、廖鍾脈、陳天賜、蘇耀南、錢宗範、詹家齊、黃生發、章寶森、葉俊、陳宇、陳全永、陳春金、許寶亭、黃連芳、林金俊、周慶順等21人發起成立台灣省國術會於台北,首任理事長由王成章將軍擔任。
台灣光復後,這些北方武術師傅大多在公家單位、公園等地教授武術,包括台北有名之新公園、青年公園、植物園即為北部武術聖地,包括韓慶堂、張詳三、魏笑堂、常東昇、王松亭、李崑山、鄭曼青、張峻峰等名家多在北部地區傳授武藝,中部則有陳泮嶺、高芳先、王樹金等人,南部則有張德奎、傅淑雲、張英建等人,在軍方的則有杜毓澤、孫紹棠、潘文斗、李元智、劉雲樵、孟昭勳等人。而這些專家引進之拳種,包括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螳螂拳、長拳、摔角等體系拳種,而太極、形意、八卦等拳種進入社會體系傳承,而螳螂、八極、長拳進入學校體系,摔角、擒拿則進入軍方與警界系統傳承。
台灣、日本、韓國之民間武術交流
台灣光復後民間之武術交流以日益頻繁,包括日本武術界於1970年代到台灣與陳宏宗、廖五常等武術家進行武術交流,並在日本成立「中國拳法振興會」,並出版「中國拳法南派少林拳研究」一系列叢書;1980年代日本武術家佐藤金兵衛到台灣與「振興社彰化團」之金鷹拳師陳炎順、陳茂南等人進行武術交流,並邀請陳炎順赴日教授金鷹拳技並出版專書,數年後,1992年,日本武術家小佐野 淳同樣至振興社彰化團進行學習,小佐野 淳也因為學習金鷹拳後在日本組織成立金鷹拳日本國富士道館,為台灣與日本之武術起了相互交流之機會。
光復後鶴拳名師陳明崙,於1982年與日本空手界進行交流,後獲聘至日本空手報推進會擔任講師,並受到日本武道聯盟特別頒發八段範士之證書,另外在1993年,受到韓國之世界跆拳道聯盟授以九段 ,這些民間交流對台、日、韓均有其正面意義。
表四:台灣武術家與日本之交流情形
姓 名 道館或組織 專長武術 中日武術之交流
陳明崙 無 鶴拳、猴拳 赴日本傳授鶴拳
陳炎順 振興社彰化團 金鷹拳 赴日傳授金鷹拳
孟昭勳 收日本人為徒
廖五常 太祖、猴拳 赴日傳授猴拳
劉雲樵 武壇 八極拳 招收松田隆志及大柳勝
徐紀
高道生 新生國術館 長拳螳螂拳 赴日傳授長拳螳螂拳技
大陸競技武術之傳入
1928 年3月,國術研究館成立於中國南京,將中國武術定名為「國術」,兩岸分至後台灣一舊稱之為「國術」,而中國大陸則改稱為「武術」,而台灣推動的是所謂之傳統的中國武術,而大陸則推展新武術運動,定長拳、南拳、太極拳、刀、槍、劍、棍七種規定套路,積極向外推展武術運動,由此開啟了兩岸在正統中國武術之爭,大陸拍攝樣板武術電影—少林寺,積極向國外宣傳,並造成不小之影響,因此台灣方面之國術界興起了所謂對「樣板武術」之批判,對引進新武術確實引起正反雙方激烈之爭辯。
大陸之競技武術傳入台灣,起因於1989年,台灣邀請香港精武體育會之武術教練來台教學示範,開啟了競技武術引進台灣之始,引進台灣初期,競技武術正反意見依舊存在,至今武術運動已列入台灣之全國運動會之競技運動項目之一,包括在台灣一些體育學院,陸續招收競技武術選手,另外在台灣之中國文化大學國術系裡「競技武術」已成為國術系教學課程之一了。
兩岸在武術之交流上確實非常積極,成效也非常好,而競技武術在教材上確實比較進步,反觀在台灣之傳統武術教材卻沒有明顯之進步,但兩岸在武術名詞使用上卻有明顯之差異。個人在教授傳統武術時,發現在台灣學習競技武術者不認識傳統武術之名詞,同樣的傳統武術學習者不也對競技武術之名詞不甚了解。
六、 現今台灣民間武術運動之自覺與反省
現今台灣民間之傳統武術(國術)已經在青少年運動中逐漸沒落了,遠因是台灣之國術教材確實不甚理想,其次台灣之青少年可參與之運動實在太多,引發青少年學習武術之動機不足,因此國術運動在台灣依舊有很大之發展空間。
國術運動之沒落常常被許多習武者歸咎於幾種外在原因,包括政治介入國術、外來武術之引進及新武術之傳入等因素,確實影響到台灣之國術運動,不可諱言的台灣之習武者確實很容易接受各種不同之武術,進而改變傳統武術之發展模式。
七、 結論
台灣民間習武組織係因民間動盪而產生,因社會安定而直逐漸沒落,而隱藏於鄉間廟會活動之中,在欠缺經費與政策管制時便逐漸停辦活動而銷聲匿跡,在近年台灣之本土化運動中,民間習武組織又再度獲得肯定而逐漸復甦,在欠缺政府相關部門之補助之下依然能夠靠自己之組織能力,持續推廣活動,加上在台灣民間各地紛紛自主性地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紛紛起而尋找本地之發展特色,因為國術確實深烙在社區人們之記憶之中,因此民俗活動常與國術運動相結合,這也是為國術運動創造另一個表演空間。
台灣是一個特殊的移民與被殖民的地區,包括早期的大陸福建的移民、後期的廣東移民及光復後中國大陸各省之移民,另外也受到荷蘭及西班牙等國之統治及日本之殖民,至今仍能將各地區武術依照其傳統完整之保存,但也經過相當多之融合,形成多種特殊武術融合文化,值得進一步之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日)片岡巖著,陳金田,馮作民合譯,《臺灣風俗誌》,1990年,台北:羅文圖書公司。
《中華國術》第22期,文化大學國術組出版,1989年。
《台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
〈國術研究館籌備檔案〉,1928年3月之《國民政府卷宗》,台灣:國史館資料室。
《蔣經國創始跆拳道運動紀要》,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編印,1996年。
《縱鶴拳源流拳論稿案》,二高縱鶴拳委員會內部資料,1984年。
吳政崎,〈台灣地區國術專家訪查〉,《國術技擊訓練法在散手擂台賽之應用研究》,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印,1999年。
呂耀宗,《台灣柔道史》,台中:國立台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01年。
林俊宏,〈跆拳道在我國民間之發展史〉,《跆拳道季刊》,台北: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76年。
侯偉星,《海軍陸戰隊莒拳班歷屆畢業校友紀念冊》,1990年。
紀文龍,《最新技擊法》,1971年,台中:文光堂出版。
孫紹棠等編著,《莒拳道教材》上冊,台北:陸軍總司令部印頒,1969年。
高綸士,〈軍人必練的武術莒拳道〉,《當代武壇》第一期,香港:武俠春秋出版社,1972年。
張伯夷,《當代台灣國術史料彙編》,第一輯,台北:逸文出版社,1998年。
莊嘉仁,〈清代台灣民間習武組織西螺振興社之源流初探〉,《國術研究》,第四期,1993年。
郭慎,《軍中體育發展之研究》,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年。
童金龍,〈柔拳道之淵源與拳藝概述〉,《國術研究》第二期,1992年,桃園:國立體育學院出版。
黃滄浪、李佐治,《柔道學》,台北:淡濱出版社,1969年。
楊貞志,《警察術科課程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葉霽翔,《跆拳道運動在台灣發展過程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2000年。
廖丑,〈昔日的西螺七嵌武功〉,《台灣與西螺七嵌開拓史》,台灣雲林:一德書局,1994年。
廖柏皇,〈警光跆拳揚威歐洲〉,《警光》379號,1988年。
樊正治,《台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第三階段研究報告》,1993年,台北:國立體育學院出版。
蔡楨雄,〈日據時代台灣師範學校體育的變遷〉,《體育學報》第17輯,台北:中華民國體育學報出版,1994年。
鄭元璋,《陳明崙小傳》,未發表之私人文件,1998。
鄭博應,〈易宗八卦門唐手宗師—洪懿祥先生小傳〉,《國術研究》第五期,桃園:國術研究中心出版,1994年。
留言列表